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電影【入殮師】信物/永恆/憶起




圖片來源-- http://img.epochtimes.com/i6/904031215411123.jpg



看完,不由得要向所有入殮師們致敬!明白到人間摯愛力量(至少於該片);所謂「真正摯愛」是從關心一人開始,但絕不是絕對摯愛(溺愛),知道對方久不曾出現、處遙遠之方,是私人因故,屬於你一度(短暫)忘記,反之;關心未現身者,從未忘記,僅守約定。約定進而「替代影射」,讓「信物」(遺物)有了真正存在理由,哪怕再見信物,對於某人認知識別,所屬遺失掉部分便死灰復燃;以上分析若套用至該片,屬事件漸浮臺面貫穿全片核心。

至於,入殮師工作性質介紹,在此不談,不過談到生死觀,相當於極樂世界前端媒介質。劇中男主角誤打誤撞、闖入該行,起初,他生心理非常不適應接觸與清理遺體,遲來的個人適應卻得遭受旁人異樣眼光,特別是最後被妻子察覺那刻,道出怎麼一句:「骯髒的職業!別碰我!」便甩頭離去(妻這樣說,表不理解的人一般刻板印象),直到身旁熟悉的人一個一個逐漸消失,男主角周遭認識的人才一一重新接納他,而這些人陸續被男主角「尊重死者、敬業執著」的態度感化,這才打消對投身這行,吃往生者賺錢的負面形象、消極念頭。

弧劇中最有印象的對話,便是上司對男主角說:「自古以來都是生物吃生物,而且還要選最好吃的…(想活下去的動力)」及鎮上澡堂燒水老婦人往生後,身邊老友對老婦人子說的:「死,代表這人越過了」感動片段則是男主角兒時回憶;回憶會更強化的主因,便是男主角入殮師身分,收到離家已久、傳來窮酸生活死去的父親消息。

到達父親住所,男主角否定了鎮上請來不專業的喪葬業者(沒任何儀式、用最便宜的棺木),堅決親自打理父親遺體、選用最好的棺木,但加上死後只有一箱遺物卻更顯諷刺(與男主角母親逝世前對父親的愛亦行成強烈對比),但此時入殮過程父親手中,卻握有那圓潤石頭(父親與男主角小時候對話,表祝人生活平穩、順遂之意);這邊請各位拿起面紙吧!(莫名我眼框泛紅…原來梗在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