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當代創作者都告訴了路人什麼】觀點面面「觀」


「框外的冥想畫」鄭仁愷(自由弧)展區部分

『一切得從弧的插畫聯展→學姐的裝置、插畫展→ 零玖年國美館
舉辦的亞藝雙年展 來談…』,先來看看以下問題,揣測看看:


1.創作者(創作生產者)的創作產物,經過個人
□潛意識□淺意識□超意識□隨便敷衍□根本在亂搞……,
在什麼情況下有了這些東西?

2.創作者的創作產物「命名」無奇不有;
從個人、本位、單一V.S.團體、群體、複數的創作比例來看,
所謂「思考的起點」應放在那個象限上?

3.大部分的創作者都很以自己為中心,就算它是個廣義的議題,牽涉到
□有價,商業、現實利益□無價,專屬於己、封閉式□隨波逐流的定義,
定義的拿捏?

4.打個比方;本土議題的表現手法,以當代、現代≠現今
採□純手工製作□平面數位化□科技裝置性□皆有……等千萬種,
可是很多觀者往往都進不到「作品焦點」
(除內外兼具最好的評價結果),問題在哪?

5.所謂附加條件,帶給創作產物最大的利益(有無回饋)
創作者的地位不保?
我想一個積極的創作者都不希望是個空空的盒子……

6.以上問題,其實是針對端上什麼菜色給對方!
讓大家都找得到「證據」! (發訊者←→接收者)


【A套餐】「框外的冥想畫」鄭仁愷+馬新程插畫聯展

在「20號創作異想」(另一blog)大致介紹了展覽理念,不過我認為「僅供參考」?
(嚇著了吧!)我的創作行為屬於「綜合評估型」;希望別人從中的一些看法,
不過撐到最後往往不是我要的(很矛盾吧!)越到後期的創作,必須坦誠有些受到現今
潮流、 美學的影響,不過現階段「裝飾+曲線」和相關「生命議題」就是本人的特色,
還有「個人創作態度」,難以在去大幅改變!觀察到看我創作的人,看得懂、
看不懂1/2機率! 會想想「另一半人為何不解(包含接受度、喜愛度、題材選擇等)?」



【B套餐】學姐的裝置、插畫展



展區店面與入口處


佳樺學姐的部分:


佳樺學姐的原作現場拍攝

「在這個地球上」採裝置手法呈現,有的非常抽象,不過大致上我都能理解!
以上是比較喜歡的兩張;左邊那張為「環環相扣」,釦子的造形很容易就會讓我想到
地球也是圓的(一般人未必能解讀),我猜想為表達地球的事物,
每天都緊密連結在變化,有點像生活週期表的感覺(經抽象轉化概念)

右邊那張為「我需要陽光、空氣、水」,陽光應該為紅色的那坨、
空氣為鏡面紙上一點一點的凹面、 水為保麗龍膠畫出的捲捲線條,
整體來看其實有點混亂(好像一支異類冰棒),
有一點暗諷城市污染?而導致呼吸疾病! 或是極大的心理壓力負擔……
所以才有如此的命題也說不定 。
(觀者的解讀產生扭曲→自由聯想→新「觀」點=所看到的)


曼吟學姐的部分:

曼吟學姐的原作《高雄滾水湖》現場拍攝

「關於台灣地名的有趣傳說」,藉由神奇的流傳轉化成 創作者在繪圖上
一定的表現風格與無限誇張、想像手法,不過就此展誇張的成分我保留,可以是童趣吧!
因為題材為故事類,所以大家一定都能懂。

展覽裡頭最喜歡的是《高雄滾水湖》這組作品,雖然不是裡頭最顯眼的
但女主角充滿內心成分 (有點像曼吟學姐本人),所以投票給了它!



舒適的店內空間


弧本人到此一遊



【C套餐】2009亞洲藝術雙年展



右:鏡面裡你「觀」見什麼?
主題展入口形象與鏡面陳設/本人現場拍攝

今天看展的重頭好戲,至於展覽介紹可上國美館查詢。我說感想吧!

當代藝術在全球正處於火熱趨勢話題,對於我們現況又這麼倡導樂活(開放)年代,
什麼話題皆有可能被任一個創作者在忠於自我想法下做執行延伸,相信中間
多少為商業利益、為個自國家(城市)的藝術形象來撐腰(需投注相當的金錢
與人力,靠這樣堆積出來), 創作者知名度的拓展(人際;
也是藝術家的生存之道—賣作品), 但話說回來,
有的作品不用很花錢就可以很打動人, 有的我則抱持懷疑態度,
有的根本是拿商業藝術在炒作 (像日本、歐洲等國家近年都很流行),
有的是創作者內心宣洩的模式,有的則是拿放大鏡在看社會邊緣的亂象,
不管是裝飾美學、大眾生活、東方意象、現代科技、 生命哲理、風俗再造、
互動錄像等,其實各其所求, 不過就今年的展我還是給予辦展的肯定,
只要敢勇於突破社會一般框架、 堅持最高原創精神的還是能被稱作是一件佳作。
然而從看展者身上,能不能提升民眾的美學知性觀點 (解讀的過程
不只虛有其表的看)是很大的關鍵所在。



右:可謂現代的牧羊族群呢?本人現場翻拍)
主題展陳列巨大裝置/台灣 建築繁殖場創作團隊(Interbreeding Fiel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