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黑澤明( Akira Kurosawa ,1910~1998)的電影敘事手法淺談

一、導演簡介

(1)作品年表:

姿三四郎(1943),美的尋求(1944),姿三四郎續集(1945),踩虎尾的男人(1945),我於青春無悔(1946),
那個輝煌的星期天(1947),酩酊天使(1948),靜靜的決鬥(1949),野犬(1949),醜聞(1950),羅生門(1950),白痴(1951),生之慾(1952),七武士(1954),生物的紀錄(1955),蜘蛛巢城(1957),深淵(1957),戰國英豪(1958),懶夫睡漢(1960),大鑣客(1961),大劍客(1962),天國與地獄(1963),紅鬍子(1965),電車狂(1970),德蘇烏扎拉(1975),影武者(1980),亂(1985),夢(1990),八月狂想曲(1991),
一代鮮師(1992),黑之雨(1999)

(2)生前重要的合作夥伴:

編劇/小國英雄,菊島隆三,久土反榮二郎
配樂/早土反文雄
攝影/ Kazuo Miyagawa
演員/三船敏郎,仲代達矢,志村喬
製片/大映,東寶,黑澤久雄(黑澤明電影晚期的製片,也是黑澤明的長子)
副導/ 小泉堯史(黑之雨一片導演)


二、拍攝手法分析

二次大戰結束後面對滿目瘡痍、道德淪喪的日本社會,黑澤明極欲藉由電影對於廣大群眾的影響力,重新找回日本傳統社會中的人性尊嚴與道德價值。他以亂世中不因貧困而喪失氣節,繼續實踐濟弱扶傾理想的「武士」為日本精神之象徵。然而,黑澤明電影中的武士卻非現實世界中的武士階級,而是精神象徵,任何人都可以是武士。一如《羅生門》中的樵夫,儘管地位卑微,性格懦弱,卻能實踐人性純善的一面。當樵夫抱起被丟棄的嬰兒想帶回家扶養時,卻受到行腳僧的懷疑:「你要做什麼啊?難道連他所剩下來的最後一點東西也要拿走?」樵夫體諒地回答:「人是不可能不懷疑人的。」

不管動機多麼純正的人也不可能不受到懷疑,不管品格多麼高尚純潔的人,面對名利慾望的引誘也很難不心生動搖,然而,承認惡的存在並非令人羞恥之事,因為不管人如何地卑劣,只要存在惻隱之心,就有人性,這正是黑澤明電影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


(1)人性矛盾


黑澤明的電影中無論身為武士或平民、農民或領主,貧民或富商,警察或是盜賊,男人或女人,妓女或貴婦,都有主動積極的個性與自己的道德標準與行事原則,在這一點上,黑澤明電影中的人物與其說是反映日本人生百態,還不如說相當程度地反映了西方社會的個人主義的思維;另一方面,黑澤明意欲透過這些社會地位與成長背景皆不同的人物表露人性中柔弱又堅韌,自私自利卻又悲天憫人的矛盾特質。人類可以為了爭權奪利、保護自己而彼此互相殘殺,卻又為了一個超越個人利益的目標而共同奮鬥,這些看似矛盾的人格特質有時出現在同一人身上,有時透過不同角色之間衝突對立,卻又相互依存的關係顯現,無論是《七武士》中的農民與武士,《野犬》中刑警與逃犯,《酩酊天使》中的醫生與流氓,《黑之雨》中的貧民與妓女,我們看到人性既卑微又偉大的真實面貌。

《生之慾》中為人自私自利的課長,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生命垂危之際為了建立兒童公園而努力;《黑之雨》中窮途末路的浪人掙扎於武士守則──不得打賭比武,與照顧旅館內三餐不繼的窮人,為他們張羅一頓豐盛晚餐之間,最後做了忠於自己的選擇;雖然他因此喪失了加官晉爵的大好機會,卻不因此而自怨自艾,灰心喪志,反而體悟出人生無欲無求才能獲得真正快樂的道理。對於黑澤明而言,這或許才是他一生追求的武士精神與境界。


(2)完美主義者

-黑澤明對日本歷史的研究與追求完美的精神可以經由電影場景的考究程度可看出。

每一件小器皿如茶具、酒壺酒杯,甚至鍋碗瓢盆以及演員身上的服裝,其樣式與風格都經過歷史研究,甚至不惜使用真實的古董以打造出那個時代獨特的氣韻;再加上黑澤明對於西方繪畫與文學(尤其是俄國文學)的造詣,以及電影語言的充分掌握,使得黑澤明在處理電影場景有如繪畫般地將心底意象具體化呈現,有時甜美哀傷有時又鉅力萬鈞,這種獨特的電影魅力在這部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藪之中」小說的《羅生門》發揮到極致。

《羅生門》敘述一樁發生於九世紀的謀殺案,經由眾人口中的轉述之後真相反而越來越模糊。
這部片於一九五一年獲得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至今仍舊不斷地在各地的電影院上映,並且引起眾人廣泛地討論,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電影之一。黑澤明透過三稜鏡將眾人心中的印象透過溶入溶出溶接,遠中近景特寫,劃入劃出劃接,搖攝跳接等攝影手法表現出丈夫、妻子與強盜之間的三角關係,以及複雜的時間(真實的時間,故事中的時間)、空間(廟宇、審判庭、森林)變化,再加上充滿實驗風格、東
西交融的古典配樂,以及對色彩以及光線的用心經營,將一個如夢似真的虛幻世界表現得讓人目眩神迷。


(3)世界文學與電影之間

黑澤明還有一點讓人無法不提及的是他改編外國文學作品的功力。不但讓觀眾完全感覺不到一丁點兒拗口的洋味,反而呈現出徹底的黑澤明風格與日本原汁原味。

如改編自俄國作家高爾基之《深淵》,將時代背景自帝俄時代移轉到江戶時代的日本貧民窟,不一樣的時空背景卻表現出同樣的悲苦,這部電影出現黑澤明電影中少見的論點:貧苦者的心地並非比為富不仁者善良,反而一樣的頹廢殘酷與黑暗。

《天國與地獄》改編自愛德華‧麥克派恩( Edward MaBain )的《金格的贖金》( King's Ransom ),黑澤
明將小說中那個唯利是圖、冷酷自私的商人於金錢慾望與人性道德之間掙扎的內心世界描寫的細膩深刻;除此以外,黑澤明還改編了杜思妥也夫斯基同名小說《白痴》為電影。

這部長達四小時二十五分的電影最後以「過度冗長」為由被刪減成一半長度──兩小時四十六分,最後在黑澤明盛怒之下仍舊以兩小時多版本公開映演,卻招致相當嚴苛的評論此片為徹底失敗之作,在美國上映之時也是一面倒的惡評。的確,這部沉悶又有點不知所云的電影讓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人文思想更加晦澀難解,不過黑澤明卻在此後的《生之慾》與《紅鬍子》兩部電影中繼續倡導杜氏的思想,但是《生之慾》與《紅鬍子》徹底地擺脫了杜氏陰霾,將黑澤明內心所想表達的杜氏精神圓滿地顯露,被視為黑澤明的代表作。

歷經《白痴》的失敗,黑澤明日後無論是改編莎士比亞的《馬克白》之《蜘蛛巢城》,或是《李爾王》之《亂》,都不再受限於原著枝微末節的片段呈現,而是表達他與作品之間的私秘對話;黑澤明將他對於這些文學作品的整體印象透過影像一幕幕具體呈現,使得黑澤明日後的改編作品無論是形式上或者內涵上都跳脫原著的限制,展現自由奔放的氣蘊。


三、個人心得

黑澤明所拍的每一部電影,都表現了他個人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相互呼應。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在浴室中以刀片狂割自己頸部八刀、手腕八下,雖然被救活,卻也表明他對於現實世界已經不抱任何期望,這個行為與在電影中一直以來他所傳達的畫面;就算剩下最後一口氣,也要捍衛生命的尊嚴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馳。

雖然只完整看過《生之慾》這部電影,還有其它幾部的一些片段;像《羅生門》、《影武者》、《夢》等等(上周武鵬老師的課看的)。黑澤明的電影讓看的人,都有一種共同感覺;好像可以走進他所建構出來在電影中,那個完美的理想國度,非常的扣人心旋;雖然事後才了解到他的生涯、歷經起伏的那種辛酸。從他所呈現在作品中,總是喚起人們思考自身所處社會中,強調個人在一念之間,足以改變整個社會觀點,與西方個人主義、東方人文精神的內涵,遙相呼應;相較於同一世代的日本電影,雖也批判現狀卻多自憐自艾,光這一點就足以使黑澤明在日本電影史上留名。


四、撰文出處與延伸參考資料:

(1)網站

1.以電影改變世界的黑澤明-
http://www.friendly-cat.com/movie/cinema/11-kurosawa/

2.黑澤明影像意涵(學報)-
http://www.kyu.edu.tw/93/95paper/v8/95-178.pdf

3.生之慾-
http://tw.myblog.yahoo.com/jw!tSV73deBGBZk8AhcdYx84dtkpU50/article?mid=16112

4. 台灣電影筆記/專題企劃-世界的黑澤明(推薦!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Year=2004&ID=264

5. 我寫我所知道的黑澤明-
http://ad.nccu.edu.tw/hhsun/wisconsin/movie/kurozawa.htm


(2)書單

1.《電影藝術:黑澤明的世界》,曹永洋譯,1973年,志文出版。
2.《儒者黑澤明》,曾連榮著,1985年,今日電影雜誌出版。
3.《亂》黑澤明的電影劇本,張昌彥譯,1986年,時報文化。
4.《蝦蟆的油:黑澤明自傳》,林雅靜譯,1994年,星光出版。
5.《武者的影跡》,刁筱華譯,1995年,萬象出版。
6.《日本電影風貌》,舒明著,1995年,聯合文學出版。
7.《黑澤明的世界》,佐藤忠男,李克世、崇蓮譯,1983年,中國電影出版社。
8.《黑澤明》,張濱編著,2004年,遼寧美術出版社
9.《黑澤明作品全集》,佐藤忠男監修,東寶電影公司出版。
10.《至聖鮮師》,德間書店出版。
11.《黑澤明專輯》,日本電影旬報出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