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似是而非的真理--明室


本書,讓我細細閱讀整整二、三個裡拜(中間斷斷續續一些報告、雜事的中斷),有時因為巴特的筆調就是那種屬於需要深思熟慮、來回數次,還不一定看得懂、有點沉悶,但不是沉醉狀態;但心中那個我還是意志堅定要把這本書看完。

看完之後,讓我覺得巴特他一定是際遇非常豐富的作家、評論家;從他的文字論點口吻強烈的可以體會到,雖然有點陰鬱的氛圍、不時穿插胡塞爾及學生沙特的現象學方法語言,還有像他所提及知面與刺點的切入點;「知面」(觀看者能以文化層面了解被攝物,引起一般興趣)固然必須,最重要的在於照片有沒有「刺點」(punctum)。

所謂「刺點」不假外求,在觀看照片時,它就能「從景象中,彷彿箭一般飛來,射中了我」(頁 36);
那我更喜歡他在刺點這層面上的詮釋。巴特發現,他感興趣的照片,「刺點」未必在所攝主體身上,也可能在於背景人物的表情,人物的衣著裝飾特徵,景觀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甚至照片中人物的互動。攝影者雖然可能具有傑出的取景剪裁之類攝影技巧,真正「說話」的是照片本身,他只是「碰巧」在此時此景偶然把它記錄下了而已。

不巧的事;這是巴特生前最後出版的一本書,在此書前,不幸遭遇喪母之痛,出版之後,隔年春天他車禍身亡,因此有評者認為此書中,寫作已成為一種服喪儀式,憂鬱無所不在地浸入書寫。《明室》不只是巴特細膩哲學語言下的「看圖說話」;作為一個觀看的主體,他凝視每一張傷口,依照「存而不論」的三種意義:剝落、縮小研究範圍、還原;反而使得討論攝影的方式成為可能。

巴特選擇《明室》作為書名,一是借詞強調攝影「毫無深度,過去曾在事物的明顯事實,此即攝影可怕之處。」二來則是故意顛倒一般之見,不以暗箱為名,提出似是而非的真理;羅蘭‧巴特解釋道:「明室 (Camera lucida)…… 是一種比攝影更古老的描像器名稱,藉著可以透過一三稜鏡來描(minHsiao按:
中譯書誤打成「措」)繪一物,一眼看著被畫對象,一眼看著畫紙」(頁 122)。

之所以《明室》那樣的深沈之中,還會滲出一些純淨的意念、回到終點的一本攝影札記。


◎參考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tw/italosa/article.php?pbgid=10046&entryid=440
        
誠品網路書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