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中國元素」的符號化



呈接上一篇自由弧介紹希世奇品有限公司;成功對自家為中國元素中的
「京劇」品牌推廣案例,一起來想一想「中國元素」的符號。




▲ 中國旗袍視覺轉化到手機設計上,
充分展露科技創意與古典美。

一般想到中國元素就是大紅燈籠、京劇臉譜、龍、旗袍、中國功夫、中國紅等等。
而事實上遠不止這些,其內涵非常深厚和寬泛,表現形式也並不局限在具體的符號上。





▲左:北京申奧標識"太極拳" /右:中西合併巧妙的設計(篆刻)


從本質上講,從北京申奧標識“太極拳”、北京2008奧運標識“中國印”都反映出中國元素帶給設計領域的文化靈感。因此,能否在設計中體現出文化的內涵,能否將中國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設計當中,就要看設計者的知識背景和對文化的理解能力了。


-------------------------------------------------------
以下區分了幾個面向來分析「中國元素」的符號



一、中國漢字應用

漢代第一部中國文字學「說文解字」問世,作者為許慎。此書至紀元一千兩百年左右開始印行。其內容是依據偏旁,原始象形符號之新形式,首次將中國字加以分類。許氏將古代之字分成六類:(一) 象形 (二) 指事 (三) 會意 (四) 形聲 (五) 轉注 (六) 假借。闡明各類之字如何構造,以及如何依照構造方法再創新字。獨體字謂之「文」,合體字謂之「字」,兩者合而謂之「文字」。




▲左:中國漢字書法線條於包裝設計上的應用/右:中國漢字書法用於服裝


中國書法是隨著漢字的應用而傳播。歷史上,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如日本、韓國、越南,很早就使用漢字來記錄語言,書法也隨之傳入。19世紀以來,隨著歐洲殖民主義的擴張,有的國家採用了法語,如越南;有的創製了自己的語言符號。但是,這些國家的名勝古蹟,還保存著中國書法的遺蹟。也是在19世紀,一些華人移民到南洋諸國和遙遠的美國,他們也把漢字與書法傳播到所在國,代代相傳。在世界各國的華僑聚居區,漢字書法依然隨處可見。





▲左:漢字結構形態的排列層次海報設計/右:漢字與圖的對比關係海報設計


隨著各國文化的彼此交流,中國國粹的書法藝術品成為各國藝術家關注的物件。歐洲的藝術家十分欣賞書法「線條」、「筆墨韻律」、「結構形態」,並且借鑒到他們的藝術創作中。



二、中國吉祥圖案

中國的吉祥圖案最早開始於周代,後來,在民間流傳開來,到了明、清時期最為繁盛,一直到今天,它們仍然是中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中國吉祥圖案式樣與北京2008奧運標識系統應

 用於青花瓷盤圖樣設計,頗富新舊傳承與新意。

中國的吉祥圖案內容極其廣泛;像雙喜字,是雙喜臨門,大吉大利的意思。壽字,壽字的字頭經過加工,變成對稱的圖案,是長壽的意思。福壽雙全,蝙蝠和壽字組成的圖案,蝙蝠的蝠與福同音,有幸福長壽的意思。兩個有字組成的對稱圖案,意思是:順也有,倒也有。中國農村中常用來貼在收藏穀物的器具上。百吉,也叫盤長。它無頭無尾,無始無終,可以想像為許多個「結」,借「百吉」之聲,作為百事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有福壽延綿,永無休止的意思。五福捧壽,圖案中五個蝙蝠環繞著一個壽字。五福是:長壽、富貴、康寧、道德、善終。如意頭,象徵順遂如意。四合如意,四個如意頭從四面圍攏鉤連起來,象徵諸事如意。





▲設計靈感來自於西周時期青銅器上圖騰與中國吉祥圖案的結合,搭配篆書字體設計。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大體有「吉祥」、「求福」、「長壽」、「喜慶」等類型。龍、鳳、龜、麒麟、獅子、仙鶴等是人們想像中的瑞禽仁獸。龜鶴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民間有所謂的「千歲鶴,萬年龜」的說法,後來以龜背紋代替。以龍鳳等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名目繁多,如「龍鳳呈祥」、」雙龍戲珠」、「鸞鳳和鳴」、「雙獅戲球」,以及由松、竹、梅組成的「歲寒三友」表示其經霜不凋之意,等等。





▲中國吉祥圖案設計在運動員服飾與DV攝影機面版上



三、中國歷代設計

自由弧在因緣際會下買了「中國設計史」高豐 著 (積木文化出版)的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裡頭有各時期精湛的工藝作品圖片和完整的介紹;因為年代太多了,這邊只列出年代設計摘要,如下:

原始時代的設計:距今約兩百五十萬年至四千多年前
青銅時代的設計/夏、商、西周時期:約西元前兩千一百年至西元前770年
革新時代的設計/春秋戰國時期:約西元前770至前221年
封建制上升時期設計的高度發展/秦漢時期:西元前221至西元220年
設計的多元與融會/三國、兩晉、南北朝、隨唐時期:西元220年至960年
設計走向成熟、走向市場/宋、遼、金、元時期:西元960年至1368年
中國古代設計的集大成/明清時期(上):西元1368年至十七世紀
技藝的極致與設計的衰退/明清時期(下):十七世紀至1840年
步履維艱的近代設計/清末民國時期:西元1840至1949年



四、中國民俗活動

有關歷史的相傳與記載很多,以下舉幾個代表的:

(一)剪影(皮影戲)



▲左:剪影/右:皮影戲具有身體上下可活靈活現的操作。



相傳漢武帝一位心愛的嬪妃-李夫人,紅顏薄命,武帝十分思念,就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讓李夫人還陽的方法,文武百官為避免武帝因思念而廢寢忘食,甚至不理朝政,於是請了一位江湖術士魏少翁,魏少翁稟告武帝:「夜晚時分,當您的愛妃回來時,只能遠觀,不能近看。」衛於是剪了一個愛妃的肖像,此即剪紙藝術。透過月光,隔著帷幕,顯現剪紙的影像,武帝朦朧一看,像是愛妃還陽了,幾次後,武帝的病便治好了。




▲剪紙圖案與時尚插圖
的結合設計

宋代關於剪紙的記載就很多了。有的將剪紙作為禮品的點綴,有的貼在窗上,有的裝飾燈彩,還有的剪成所謂“龍虎”之類。在南宋時期,已出現了以此為職業的藝人,有的善剪“諸家書字,有的專剪“諸色花樣”。這時,皮影盛行,雕鏤皮影的材料,除了動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紙製作的。



(二)畫扇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是在扇子上題字的見於記載的第一人。

《晉書‧王羲之傳》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王羲之來到紹興,見一老婦拿著十多把六角竹扇在市場上賣。王羲之心生憐憫,問道:「一把扇子多少錢?」老婦回答道:「二十文。」王羲之取出筆來,在每把扇子上題寫了五個字,並告訴老婦說:「你賣時就說是王右軍所書,可以賣一百文。」將信將疑的老婦將帶有題字的扇子拿到市集上,眾人爭相搶購。

今浙江紹興蕺山南邊有座「題扇橋」,相傳便是王羲之題扇之處。隋唐兩代,扇製品已相當精美,而且花色品種很多,扇子更加為人們所喜愛。當時流行於世的主要是紈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唐朝太宗皇帝書法很有名,他曾在端午節時,親筆書扇賜予近臣。根據《唐書》記載,在端午節期間,扇子不僅用來賜予活著的人,而且還被用來追薦死者。在唐朝之後的宋、明、清朝也都如此,在扇面上題字作畫也十分流行。



(三)陶藝

中國歷代的陶藝作品。始前時代有彩陶、黑陶的產生,到了商代則有白陶,周代則出現了繩紋陶,春秋戰國時代,則有各種形狀的鼎,到了秦代製作了大量的兵馬俑,可說是中國陶藝史上的一大創舉。



(四)捏麵人

捏麵人真正始自何時已不可考,但由出土於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的麵製人俑和小豬,可推斷距今已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由此可知這項民間技藝起源很早。相傳三國時代孔明為渡江碰到江水暴漲,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製成人頭及牲禮模樣,陳設香案祭江,剎那間風平浪靜,萬里無雲,大軍因而得以順利過江。所以捏麵人又稱為「江米人」,因此後人均供奉孔明為捏麵人祖師爺。

唐宋時期有記載:假花、假果、粉人做為祭品,和盛宴上所擺設的看席,以及各式各樣的看果。到宋元時,民間較大的宴會,常在入席前,利用麵粉捏製各人物鳥獸,供客人們觀賞作為一種席前招待。到了明末清初,每逢冬臘廟會趕集的時候,就會有背著長架小箱,以各種色捏麵置成各種人物蟲鳥的捏麵人師傅出現了。這項傳統技藝逐漸為人們所遺忘,每當想起前人的智慧結晶,賦與每個小麵團生命的同時,不免覺得身為現代的國人有承傳這項文化資產的重責大任。



(五)糖葫蘆

傳說提到起源於宋朝,南宋光宗皇帝為給他的寵妃治病張貼皇榜向民間徵集驗方,一個江湖郎中揭榜進宮,開出了冰糖水煮山裡紅的方子,後來驗方流傳民間形成了現在的糖葫蘆。也有民間傳說稱冰糖葫蘆起源於隋朝,當時的朝廷以一人一枝穿有山裡紅的糖葫蘆獎勵功臣,這種方法後來流傳民間形成糖葫蘆。
  


(六)中國結

中國結是利用繩結做出吉祥的圖案。距今七萬至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末期,當時的山頂洞人就已經知道使用骨針和線的縫補技巧,將獸皮縫合起來穿在身上蔽體禦寒,也就是說,山頂洞人已經知道如何把的繩子繫在一起打結,從此各式各樣的繩結就逐漸的發展出來了。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同時作品的命名,如「雙壽」、「雙喜」、「鳳麟呈祥」、「鯉躍龍門」、「福壽雙全」、將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結飾送給親友,不但喜氣洋溢,也是一種千情萬意的祝福。在五千年的世代遞傳中,不僅扮演過文字的角色,更在藝術與情意的境界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代結合中國結於服裝及配飾上的設計,極具視覺衝突美與時尚。

中國結多應用於服裝及配飾上,逐漸由純粹實用走向裝飾性,而成為喜慶吉祥的象徵。至清代繩結以發展至非常高的境界,式樣多、名目巧,使繩結由裝飾性提升至藝術性。但是民國以後,由於西方觀念與科技輸入以致實用性不高又無法長期保存的結藝日趨式微。近來中國結又大為流行成為美觀實用的生活藝術,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技藝,特別在喜慶佳節中,富麗多采的各種編結藝術,給生活帶來洋洋的喜氣。



(七)戲曲


▲神怪傳說黑白無常與中國京劇臉
 譜應用於滑板面版和手錶的設計


●中國戲曲的第一個繁盛期──元雜劇  
元代,是中國戲曲史的一種重要時期,它以其元曲聞名於世,而元曲中影響最著者,唯北雜劇(亦稱元雜劇)。北雜劇之文學,以質樸自然勝,後世戲曲文學無有出其右者;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等雜劇作家,使北雜劇成為一代之文學。北雜劇之表演則顯示出戲曲在形成之初的樸實和濃郁的民間氣息。  


●中國戲曲的第二個繁盛期──明清傳奇   
傳奇,源於宋元南戲,是它成熟化與規範化的結果。明中葉以後,傳奇代替雜劇成為戲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劇本文學曲詞典雅,體制龐大,名篇佳作不勝枚舉,為戲曲文學絕盛之時。表演上則日趨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明代四大聲腔   所謂明代四大聲腔是對中國明代南曲系統的浙江海鹽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陽腔和江蘇昆山腔的合稱。明代戲曲,在音樂上出現明顯的地方化趨勢,主要表現為地方聲腔的崛起。對後世戲曲影響最大的是後兩種,即弋陽腔和昆山腔,前者發展為全國影響廣泛的高腔系統;後者發展成典雅細膩的昆曲。


●中國戲曲的轉型期──清代地方戲的興起   
自清代前期起,戲曲舞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戲曲的民間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戲的盛行,後是地方戲的興起。從此,戲曲舞台不再是傳奇戲的天下,昆曲與高腔有了來自民間的競爭者。戲曲的表演場所也由廳堂氍毹變為了茶肆歌台。   


●徽班進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為慶祝乾隆的八十壽辰,徽班進京獻藝,帶來了與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種地方曲調棗徽調,給京城觀眾以耳目一新之感。徽調以其通俗質樸之氣贏得了京城觀眾的歡迎,從此在京城紮下了根。



五、中國色彩起源
(一) 四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已經懂得飾物之裝飾及色彩之使用。



▲陶甕上的彩飾圖樣應用於織品上

(二)陶器文化乃是新石器時代興起的農業社會文化,可分為:
a.彩陶文化:文化發紉期早在神農氏時期,以紅、紫、黑色來彩飾陶器。b.黑陶文化:為虞舜時期所創造的陶器文化,利用海濱之黑土做成,器壁薄而色澤光亮。c.白陶文化:商朝尚以白色為主所發展出之器物文化,白色是當時所認為最高貴的色彩。

(三)中華民族喜歡紅色的特性,乃起於周朝及秦漢兩代代,形成民族對紅色根深蒂固的使用傳統。
(四)虞舜時代已將色彩依五行之說分為黃、黑、青、紅、白五種顏色。(五)戰國時代興起陰陽五行與色彩關係之學說:(從顏色、方位、五行、季節、象徵、五音給與象徵性)◆青色→ 東方→ 木→ 春→ 青龍→ 角◆赤色→ 南方→ 火→ 夏→ 朱雀→ 徵◆白色→ 西方→ 金→ 秋→ 白虎 →商◆黑色→ 北方→ 水→ 冬→ 玄武 →羽 ◆黃色→ 中央→ 土→ 四季→ 勾騰→ 宮


(六)中華民族喜用單純之原色,根據左傳的註解,青與赤稱「文」,赤與白稱「章」,白與黑稱「黼」,黑與青稱「黻」,五彩均用稱「繡」。(七)青、赤、白、黑、黃稱為「五色」又叫「正色」。正色之間的混色稱為間色,漢朝皇帝用衣,依季節區分為五種,稱為五時衣,夏季是一年的中間,色衣使用黃色,餘均依季節用色,並有上衣使用正色,下服使用間色之規定。八)魏晉南北朝繪畫上開始使用疊暈技巧。疊暈乃是以單色或由純色加白,混色漸層逐次而成。


 

▲巧妙運用中國風色彩與陳列元素作餐廳的整體空間規劃


◎圖片參考來源--
(如有轉載疏忽請見諒,版權歸原出處;僅作為此學習部落格用圖)


新視覺(中國)--http://www.99265.com/
中國設計秀--http://www.cnwebshow.com/
和家網(中國)--http://www.51hejia.com/
YOKA時尚網(中國)--http://www.yoka.com/
賽爾社區/中國設計師網--http://bbs.shejis.com/
SPN(中國)--http://dc.spn.com.cn/24/248610.shtml
3x7論壇 (中國)--http://www.3x7.cn/BBS/read.php?tid=839&uid=1927
國際線上/時尚(中國)--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4764/2008/07/10/2265s2140321_1.htm
清華妹妹(中國百度部落格)--http://hi.baidu.com/ruruminnie/blog/item/8ccb998f33562bfc503d92ed.html
創意製作/北京正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http://www.bj2008hjjs.gov.cn/news/zth/2008/5/08527162981554.html


◎文獻參考來源--

http://www.arthtml.com/eNews/news/200508/0010_0000000477.html
(設計之中尋找"中國風")
http://de-sign.creativity.edu.tw/page1.htm(六書應用造型設計)
http://www.chiculture.net/0510/html/b06/0510b06.html#(中國書法藝術)
http://tw.myblog.yahoo.com/jw!PoS1GSyREQSlkLUriGGP2Vc-/article?mid=294(菩提苑草堂)
http://www.mfa.org.tw/25_paperimg.html(中國傳統民俗技藝團)
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n440597.htm
(中國戲曲史)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2509809(中國色彩)



2 則留言:

謝寶泰 提到...

你整理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的意象與設計的例子,但你並未選出你心目中的對象並加以轉化,這是最重要的一環。

謝寶泰 提到...

你整理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的表徵及設計實例,但你的任務之一是去挖個文化符號,並將它轉化成設計,這才是最重要的環節。